今天是:2025年4月4日 2025年4月4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用药常识
    • 养生保健

    • 用药常识

    • 特色疗法

    二维码

    用药常识 首页 - 中医特色 - 用药常识

    药食同源话花生:既是美味坚果,更是养生良药

    发表时间:2025-03-31 阅读次数:19 文章字数:1332 字体:A+ A- 【关闭】

    花生,这枚藏身泥土的“长生果”,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更在中医药典中占据独特地位。作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其药用价值可追溯至《滇南本草》等古籍,至今仍在现代养生领域焕发新机。

    一、本草识花生

    花生别名落花生、长生果、地果等,秋季采收后剥壳取仁,呈短圆柱形,棕红种皮下包裹着两片油润子叶。其性平味甘,归脾、肺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既能润燥止咳,又可和胃通乳,尤擅调理燥咳、反胃、乳少等症。日常煎服15-50克,但体寒湿滞及便溏者慎用。

    二、养生六重奏

    1、肠道清道夫

    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揭示,花生通过润肺间接调理肠道。其富含的膳食纤维与不饱和脂肪酸协同作用,晨起空腹嚼食5-6粒,可显著改善阴虚型便秘。

    2、健脑护心“黄金果”

    花生仁含维生素E和锌,构成神经递质关键成分。其特有的β-谷甾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12%,白藜芦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食用4次,每次28克,可降低冠心病风险35%。

    3、免疫调节能手

    花生中含有25%~30%的蛋白质,并且花生蛋白质里面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能够大大促进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B族、镁、磷、钾、锌等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从而起到改善膳食结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4、天然口气清新剂

    花生中的碱性成分能中和硫化物,咀嚼生花生5分钟后,能明显减少口腔异味菌落。建议搭配丁香2-3粒同嚼,效果更佳。

    5、血管清道夫

    花生最外层覆盖的紫红色的花生衣具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并防止斑块堵塞血管,缩短伤口凝血时间,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造血功能,防治多种出血性疾病。花生中还含有一种名为“白藜芦醇”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有助于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保护人体健康。

    6、护发三剑客

    脱发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压力大和经常熬夜的人。想要预防脱发,可以经常吃些花生米。丰富的生物素、铁与B族维生素协同作用,可促进毛囊细胞增殖,起到预防脱发的作用。

    三、食忌需谨记

    1、过敏体质慎食:部分人对花生过敏,多吃花生后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腹泻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花生过敏人群不能吃花生。

    2、痛风急性期禁食:花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一般不能吃花生,以免加重。

    3、肾病患者限量:花生中的蛋白质仅次于脂肪,含量约24%~36%。对于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过多花生。

    4、胆道疾病慎用:花生中的脂肪需要通过胆汁来消化吸收,乳化后由肝脏释放到血液中。对于有脂肪吸收问题的慢性肝胆疾病患者和胆囊切除患者,花生中的脂肪难以被消化吸收,会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四、养生验方集

    1、秋燥止咳饮:去尖花生30g,冰糖15g,水煎代茶(适用干咳无痰)

    2、通乳方:花生仁100g,猪前蹄1只,文火炖煮2小时(产后乳少)

    3、消脚气汤:带衣花生、赤小豆、红枣各90g,煮水频饮(湿热脚气)

    这颗“地下人参”的养生智慧,正通过现代科学不断被验证。从早餐的花生酱到养生的五红汤,合理运用这味药食同源之品,让传统智慧滋养现代生活。但需谨记:养生之道,贵在适度,因人制宜方显真章。





    文字:药学部 李学粉

    初审:于蕾

    编辑:何萨楚日

    校对:贾素维 张翌

    复审:闫龙

    终审:高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