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综合征(HFS),又称掌足红肿触痛(PPE)综合征,是一种手掌、脚掌感觉丧失及以红斑为主的特异性皮肤综合征,也是抗肿瘤治疗中使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引起的常见皮肤毒性反应之一。一般在治疗开始后第2-3个周期,最早可出现在初治3-5天后。最易出现在手掌和足底,其他部位如腋下、腹股沟、腰、膝盖内侧、肘后侧、手腕弯折前侧均有可能涉及。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手足掌、跖面出现红斑、显著不适、肿胀或麻刺感等;
严重可起泡甚至进展至溃疡,深肤色患者可能伴色素沉着以及皮肤增厚。
根据严重程度,常分为四级:
I级:手足感觉迟钝或感觉异常,麻刺感;可见红斑,组织学可见表皮网状组织血管扩张。
II级:持物或行走时不适,无痛性肿胀或红斑,还可出现红肿。
III级:掌和跖部痛性红斑和肿胀,甲周红斑和肿胀,可见皮肤皲裂,组织学示表皮见孤立坏死的角质细胞。
IV级:脱屑,溃疡,水疱,剧烈疼痛,组织学示表皮完全坏死。
易导致手足综合征的药物:
化疗药:脂质体阿霉素、卡培他滨 、氟尿嘧啶、奥沙利铂、阿糖胞苷、长春瑞滨和多西他赛等;
分子靶向药: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呋喹替尼、帕唑帕尼和阿帕替尼等。
目前对手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基底角化细胞空泡变性,真皮血管淋巴细胞浸润,角质化细胞凋亡,皮肤水肿等相关。
处理方法:
目前治疗HFS药物主要有保湿剂与抗角化药物、止痛药物、抗溃疡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综合应用,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反应明显,呈现中重度皮肤损害,导致患者患处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不得不中断抗肿瘤治疗。
中医认为该病患者患病日久,五脏虚损,抗肿瘤药物戕伐正气,导致毒邪内蕴,络脉瘀阻,从而出现皮肤损害、疼痛剧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补虚、解毒、通络在手足综合征的治疗中可以获得确切疗效。补虚者,以营卫为主,兼顾脏腑;解毒者,热毒为主,亦有寒毒;通络者,血肉有情之品。
典型案例:
患者男性,花甲有余,2018年行胃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窦小弯侧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癌组织侵犯胃壁浆膜下层,脉管内可见癌栓,免疫组化:HER-2(-)、Ki-67(+60%)、HER-1(+)、CK(+)、CD56(-)。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分期:T3N2M1 IV期。术后患者开始口服艾坦、安替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手足综合征,并逐渐加重,至就诊时,但见四肢,胸部散在红肿皮损、皲裂,皮损处常易起脓包破裂,瘙痒、疼痛异常。口舌肿胀皲裂,食物因疼痛而难以下咽。口夜间干,大便稀不成形,小便正常。舌质淡暗苔水滑,脉沉细数。予乌梅丸平调寒热,托毒外出;予开胃进食汤强健脾胃,使气血充足而周行全身,同时外用自拟经验方解毒生肌。患者诉四日后破溃减轻,12剂后瘙痒止、破溃修复、疼痛止。(图1为治疗前;图2为治疗后)
图1 治疗前
图2 治疗后
温馨提示:
手足综合征患者尽可能避免手足局部摩擦;注意保暖, 温水洗浴, 避免冷水刺激;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日光暴晒;饮食清淡,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