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7月2日 2025年7月2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用药常识
    • 养生保健

    • 用药常识

    • 特色疗法

    二维码

    用药常识 首页 - 中医特色 - 用药常识

    厨房里的“温中圣药”:黑胡椒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5-06-16 阅读次数:79 文章字数:1354 字体:A+ A- 【关闭】

    提到黑胡椒,大家脑海中立刻浮现的是它在牛排、汤羹中带来的辛香滋味。作为常见的厨房调味料之一,黑胡椒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品,它还蕴藏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这种看似寻常的黑色小颗粒,不仅能增添菜肴的风味,更是中医典籍记载的“温中圣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小小黑色颗粒背后蕴藏的药用智慧。 

    一、黑胡椒的基本介绍

    【来源】

    黑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为黑胡椒;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为白胡椒。本品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香辣气味浓者为佳。生用,用时粉碎成细粉。

    【药性】

    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用法用量】

    药典用法用量0.6~1.5g,研粉吞服。外用适量。其他用法用量:1.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2.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外贴。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辛热,易伤阴动火,阴虚内热者慎用。

    2.孕妇慎服。

      3.多食本品,可致胃肠积热为患,故《本草备要》谓之“多食发疮痔,脏毒,齿痛目昏”。《随息居饮食者》指出“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则指热毒引起该部病变者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

    二、黑胡椒的典籍记载

    1.《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祛痰,除脏腑中风冷”。

    2.《本草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3.《食疗本草》:“治五脏风冷,心腹鼓痛,可煮服”。

    4.《海药本草》:“去胃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

    三、黑胡椒的临床应用

    1.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

      本品味辛性热,能温中散寒止痛,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可单用研末入猪肚中炖服,或与高良姜、荜茇等同用;治反胃、不欲饮食,可与半夏、姜汁为丸服;治脾胃虚寒之泄泻,可与吴茱萸、白术等同用。

    2.癫痫痰多

    本品辛散温通,能下气行滞消痰,治痰气瘀滞,蒙蔽清窍的癫痫痰多,常与荜茇等分为末服。

    3.开胃进食

    四、安全实用的日常小妙招

    1.胃寒腹痛:黑胡椒3g+生姜5片煮水,红糖调味,饭前饮用。

    2.寒湿腹泻:胡椒粉0.5g填脐,医用胶布固定(神阙穴贴敷)。

    3.风湿关节痛:黑胡椒30g+白酒500ml浸泡7日,外擦痛处。

    4.食欲不振:牛排表面现磨黑胡椒,辛香激发胃蛋白酶分泌。

    五、黑胡椒在厨房中的妙用

    1. 提味增香:独特的辛香是许多菜肴风味层次的灵魂,可提升菜肴的整体风味。

    2. 去腥解腻:其强烈的辛辣芳香能有效掩盖和分解肉类、海鲜中的腥膻异味,同时化解油腻感,提升菜肴的清新度。

    六、药师提示:黑胡椒虽好,日常食用也应注意

    虽然黑胡椒有着诸多好处,但我们在食用时也要注意适量。过量食用黑胡椒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不适。一般来说,每天食用黑胡椒的量不宜超过1茶匙(约3~4克)。

    此外,在烹饪时也要注意火候。黑胡椒不宜长时间高温加热,否则其香味和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最好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加入黑胡椒,这样既能保留其香味和营养成分,又能让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对于一些人群来说,食用黑胡椒也需要谨慎。比如,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患者要适量食用或者避免食用黑胡椒,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同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食用黑胡椒时也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文字:药学部

    初审:于蕾

    编辑:何萨楚日

    校对:贾素维 张翌

    复审:闫龙

    终审: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