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形、破坏及增生为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我国65岁以上人群有超过50%为骨关节炎患者,75岁以上人群中的骨关节炎患病率超过80%。骨关节炎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口服药物是目前治疗骨关节炎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那么下面4类常见骨关节炎口服药都具有哪些特性,请跟随药师一同来了解。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1)作用机制:抗炎、解热、镇痛、缓解局部骨赘刺激引起的炎症症状,减轻关节肿胀等。
(2)适应证:用于症状性骨关节炎。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可以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
(3)禁忌证: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和近期胃肠道出血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细胞减少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4)药物种类: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双氯芬酸、舒林酸、阿西美辛、依托度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尼美舒利、艾瑞昔布、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5)用药建议:①宜选用对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合成有促进作用的NSAIDs,如洛索洛芬、艾瑞昔布、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美洛昔康、醋氯芬酸等。②在1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无效后再更改为另1种;避免同时服用≥2种NSAIDs。③不要空腹服药,用药期间不建议饮酒;不宜与抗凝药(如华法林)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④必要时可选择特殊剂型,如肠溶剂型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而缓释剂型能较好地控制血药浓度。
2.对乙酰氨基酚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发挥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弱于阿司匹林。
(2)适应证:仅对轻、中度骨关节炎所致疼痛有效,对胃肠黏膜、肝、肾较安全。
(3)禁忌证:对本品过敏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用药建议:骨关节炎伴轻、中度疼痛患者通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如有肝肾疾病、摄入危险剂量酒精、老年人,剂量应减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效果不佳的骨关节炎患者,可个体化使用NSAIDs。
(5)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3.阿片类药物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阻止疼痛传入脑内;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
(2)适应证:对NSAIDs有禁忌或无效者。
(3)禁忌证: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梗阻,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伴颅内高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妊娠期、待产期和哺乳期女性,1岁以内婴儿。
(4)药物种类:硫酸(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可待因、氨酚待因、双氢可待因、盐酸布桂嗪、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片等。
(5)用药建议:用药前需进行风险评估。个体化给药,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同类药物重复或叠加使用。
(6)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心悸、恶心、依赖性等。
4.氨基葡萄糖
(1)作用机制:提供蛋白聚糖合成的物质,补充内源性软骨成分;促进滑膜合成透明质酸等。
(2)适应证:轻度骨关节炎。对关节软骨严重磨损的终末期骨关节炎疗效不佳。
(3)用药建议:分为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氨基葡萄糖胃肠道刺激更小,更易吸收。大多数研究结果提示持续应用1500 mg氨基葡萄糖8周以上才能显示一定的疗效。推荐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适。
(审核/闫龙 编辑/何萨楚日 供稿/药剂科 张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