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4日 2025年4月4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养生保健
    • 养生保健

    • 用药常识

    • 特色疗法

    二维码

    养生保健 首页 - 中医特色 - 养生保健

    血液透析的误区:打破恐惧,科学认知

    发表时间:2025-03-13 阅读次数:29 文章字数:1155 字体:A+ A- 【关闭】

    肾脏是人体的“净化工厂”,一旦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俗称“洗肾”)便成为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许多人对血液透析存在误解,甚至因错误认知而延误治疗或产生心理负担。以下梳理了血液透析的常见误区,帮助患者和家属科学应对。


    误区1:透析是“生命倒计时”,开始透析等于放弃治疗 

    真相:血液透析是延续生命的有效手段,而非“临终关怀”。  

    现代透析技术已十分成熟,规律透析的患者生存期可显著延长。据统计,我国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60%,部分患者甚至存活20年以上。透析不仅帮助清除毒素、缓解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误区2:透析会“上瘾”,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真相:透析是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式,并非“成瘾性药物”。  

    是否需要透析,取决于患者肾功能状态。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仅需短期透析,待肾功能恢复后即可停止;而终末期肾病患者因肾脏完全衰竭,需长期依赖透析。是否“停用”取决于病情,而非治疗本身。


    误区3:透析可以“治愈”肾病,不用再吃药  

    真相:透析是“替代治疗”,而非“根治手段”。  

    即使规律透析,仍需配合药物控制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此外,原发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的管理仍至关重要。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误区4:透析后可以“随便吃喝”,无需忌口

    真相:透析患者更需注重饮食管理!  

    血液透析每次仅能清除部分毒素和水分,若饮食不节制,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脏骤停)、高磷血症(加重血管钙化)或水负荷过重(引发心衰)。患者需遵循“低盐、低磷、限钾、控水”原则,与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


    误区5:透析越频繁越好,多做几次更“干净”

    真相:  透析方案需个体化,过度透析可能有害。  

    透析频率和时间由医生根据残余肾功能、尿量、体重增长等因素综合制定。频繁透析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营养不良。目前常规方案为每周3次、每次4小时,特殊情况需遵医嘱调整。


    误区6:透析患者不能运动,必须卧床静养

    真相:适度运动对透析患者有益!  

    规律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焦虑、增强肌肉力量。推荐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活动。运动前后需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避免脱水或过度疲劳。


    专家提醒:科学治疗,重拾生活信心

    1. 早诊早治是关键:慢性肾脏病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  

    2. 医患配合是核心:规律透析、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缺一不可。  

    3. 心理支持不可少:透析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家属应给予充分关爱,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线”,而非“终点站”。打破误区、科学认知,配合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许多患者依然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肾脏健康需要日常呵护,定期体检、控制“三高”、避免滥用药物,才是远离肾衰竭的根本之道。  




    文字:血液透析室

    初审:任睿

    编辑:何萨楚日

    校对:贾素维 张翌

    复审:闫龙

    终审:高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