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的疾病症状,它不仅是皮肤表层的隆起,更是身体内部平衡被打破的直观表现。以下是对水肿的详细解析:
一、水肿的分类
1. 根据范围分类:
局部水肿:水肿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
全身水肿:水肿涉及全身多个部位,可能伴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
2. 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的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体重可增加5%左右。
中度水肿: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重度水肿: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3. 根据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分类:
生理性水肿:由生理因素导致的水肿,如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女性生理期或孕期激素波动、摄入过多盐分或饮水过量等。这类水肿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多可自行缓解。
病理性水肿:由疾病导致的水肿,包括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过敏性水肿和粘液性水肿等。
4. 根据对称性分类:
对称性水肿:水肿在身体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不对称性水肿:水肿在身体的某一侧或某些部位呈不对称分布。
二、水肿的原因
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营养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疾患等。当血浆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总蛋白量降到50g/L时,就可出现水肿。
2.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相应部位的组织水肿或积水。
3.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炎性病灶的水肿即主要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4. 淋巴液回流受阻:见于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切除导致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以及丝虫病时下肢和阴囊的淋巴管被虫体阻塞等。
三、水肿的表现
1. 全身性水肿:常为对称性,以下垂部位最为显著,如眼睑、面颊、踝部及阴囊等处。
2. 局部性水肿: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为炎症、创伤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及创伤常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期炎症的特征;变态反应性水肿往往发病急剧,可合并发痒,常有接触史和过敏史。
四、水肿的诊断
水肿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水肿发展情况、出现部位、伴随症状等,并进行全身检查以了解水肿的来源及其特征。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浆蛋白与清蛋白的测定、尿检查与肾功能试验等,以确定水肿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五、水肿的治疗
水肿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因情况对症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补充白蛋白:对于低白蛋白引起的水肿,可以给予患者补充白蛋白以促进水肿消退。
2. 利尿:对于水肿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利尿剂以减轻水肿情况。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
3. 抗炎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水肿,可以给予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
4. 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适时变换体位;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重口味食物;增加钾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
总之,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面对水肿时,应理性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水肿的重要措施。
(审核/闫龙 编辑/何萨楚日 供稿/肾病科)